专题整理的思路与方法
从哪里找材料做专题?
花里胡哨的攻略很多,但是有条件就用知网,虽然对于垄断我们也没什么办法,但是确实是最全和最方便的,针对自己困惑的关键词在知网进行文献的检索,要求高可以使用高级检索。
如果是个人账号可以使用知网自带的知网研学进行文献管理,海外文献可以使用括Gale、Web of Science、JSTOR Archive、Taylor & Francis、Ovid、Wiley Online 、Library All Journals、Ingenta Connect Journals、Springer Online Journals、DOAJ、ProQuest、SAGE Complete等数据库并配合endnote等文献管理工具。
文献管理根据自己的目标做选择,读研做学术就按照下面发的科研文献管理模版做总结,考研就按照专题知识结构做总结,但是都要根据主题进行分类。
如何阅读并处理文献?
一个专题其实是不同语料的体系化整理,因为回答论述题需要论点、论据、论证,专题主要整理的是论点和论据,论证就是用论点去分析论据,或者阐释论点内容,这一部分如果我们理解程度深入,就不用整理特别多,如果前期记不住可以多整理一点,后面会越来越轻车熟路。
再说简单一点,专题不管是从论文里还是从社会热点新闻里摘录,主要就是摘录三个内容:观点、理论、案例
因为专题是用来应试的但是每个人的学习方式、认知结构、报考院校考察范围、知识掌握程度不同,所以不同的人对于专题整理的方式也应该是个性化的,所以我鼓励大家多去尝试自己做专题,并且参考自己做的专题去答对应的题目,只有试错迭代才能真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论文阅读法:如何吸收?
新闻传播类的期刊论文一般分为题目、摘要、正文、小标题、结语几个部分。(博硕论文如果不是理论性的内容,我们暂时不考虑,因为内容较多较复杂,阅读的性价比不高)
如果不太会使用科研文献管理工具这里有一套考研/读研通用阅读整理方法,为了直观一点,以批注的方式讲授给大家。(可展开) 实际上就是按照一定的框架与主题做一个专题或者是素材本,如果涉及到了名人名言的话,还有一个小学老师亲切的称呼——好词好句本。
1.建议使用知网在线阅读的功能直接复制整理,如果不能可使用PDF版。
2.可备选的阅读与整理软件包括:息流、WPS(金山文档))、xmind、幕布、福昕、adobe acrobat等。
3.如果喜欢PDF和手写可以使用goodnote、marginnote3等软件。
4.一般类似软件生成目录就相当于框架了,所以不需要重复制作。
5.每个人需要的内容不一样,所以文献还是要自己读。
论文阅读顺序
推荐读论文的顺序主要是:先看标题——摘要——开头、结尾——小标题————正文
- 详细说就是从读题目和摘要开始,来判断我是否需要,以及是否能读懂。 摘要是将论文中关键性的主要观点和论据等内容摘录出来, 组合成叙述性短文。其作用就是以尽可能简短精炼的语言, 将作者文中的观点和研究成果介绍给论文的浏览者, 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最为核心的信息
- 然后,我会阅读引言来了解作者设置的问题是什么,阅读结尾看一下这个学者所得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再跳到图表以便熟悉文章的数据。
- 接下来我会阅读小标题,去了解这篇文章行文逻辑是什么所涉及的内容如何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
- 最后做一个价值判断,如果这篇文章涉及的内容我已经了解,以上的部分进行摘录即可。如果论文值得去进一步阅读,则开始阅读正文,因为时间有限,不可能我们每一篇都详细阅读。
- 写论说文/论述题其实也是高中语文学的议论文的思路——需要总分总/总分/分总的文章框架结构,这个结构由总论点和分论点组成,分论点就是框架结构,需要论点/论据/论证的逻辑思路,所以我们看论文自然也需要去这么整合。